又是我,換了個工作,真的覺得問題很多。
目前這工作邁入第三個月
自己也一直在留意別的職缺
不想一直換,所以目前是很謹慎了。
目前這公司的工作我也是很認真在做。
一開始交接時,
移交人跟我移交4天,就走了。
當時也一直跟我說:
費用的分類,我就依照她的方式繼續做就好。
我也別亂改方式,因為最好是一致性。
她做了4~5年。
然後面試時及後來進到該公司工作時,
部門主管一直跟我說:
前人的做法不一定是對的。
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。
問題來了:
1.當我將費用劃分方式,按照我自己的模式做
交給主管後,主管就說:以前的人是這樣做嗎?
我就直接回:我之前的做法是都這樣分類。
(我前公司是上市櫃的分公司,
分公司有自己的財報,最後再給總部合併財報)
[目前的公司是傳產,非公發]
然後主管就說:妳先跟著前人的方式做。
所以資料就被退回重改。
2.有一份每個月初要給主管的預估報表。
因為當時移交人只稍微提到,並沒有交的很完整
我也沒有SOP可以看。
後來是部門另一個同事有跟移交人交接到
就再交我,也有一份SOP。我就都跟著做。
因為第一個月做完,我有特別請主管看一下是否有問題。
主管說:ok沒問題,下個月我應該能自己做。
我第二個月也自己做了。
主管也說:ok
到了這個月,是第三個月…
我做完,看了數據覺得很奇怪。
我就自動跟主管說:
我有稍微瞭解一下,差異應該是匯率的波動太大
請主管再看看。
主管當下:也覺得我說的有道理。就也OK了
結果,隔天突然內線我:
請我去瞭解預估數為何比我實際入帳數少??
我當下有點懵。
我就問:預估數我要怎麼跟實際比?
我原本的認知是,我提供預估數給主管。
主管依照預估數+目前已實際入帳=預期當月發生
因為傳產結帳很慢,不像公發要公告。時間壓力
但主管又要先給老板一個底,就先預估報表。
結果直到被主管這通內線一問
我才知道:
我每個月給的預估數是一回事。
我實際已入帳費用又是一回事。
但其實2個是同一件事。
這沒人跟我說過啊@=@
我以前的經驗讓我知道做預估這件事
就是實際發生 + 月底預期發生 = 當月預期發生
而並不是,明明有實際發生卻不看。
從頭到尾都是預估值。
針對第二個發生事件,
我實在不懂怎麼跟主管表達看法不一致。
是默默吞下,就自己的錯嗎?
還是跟主管說:
我不知道妳的 (預估)跟我的(預估)意思不同
3.我的工作內容還有一個報表要做
但這報表有點複雜,當時移交人是同時跟我及主管一起講。
但最後我沒學會,
所以一直是主管自己做。
主管說:等她熟練了,再教我。
然後就一直沒下文。
最近一直叫我自己去研究怎麼做
說她沒空教我
但其他同事也不會
我是有自己研究,我最近也自己寫了一篇SOP
但我實在不是很肯定做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
畢竟真的有點小複雜。我以前沒碰過的東西。
資料來源也很不一致。
請問:如果是各位,會怎麼去解決?
1.自己做一份,請主管也做一份,互相核對?
但裡面有其中一個報表我真的弄不出來 =“=
我看不出規則是什麼?
我問其他人只得來:不知道。
2.還是等主管教?
文有點長,謝謝願意看完給我意見的人。
我不是擺爛的人,要做就想做好。
但我也不是有創意創新的人。
我願意研究,但要給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
所以只要我還在目前的公司我會去想怎麼做。
我一邊看職缺,是希望回到公發公司。
想專注做某一部份。
而不是整間公司帳務、稅務、雜事都是我 =”=
--